土壤采样、制样和样品保存技术
2.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基本概念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
是基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所布设的、以客观准确反映国家和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规律为主要目标的监测点位。
土壤环境风险监控点位:
在已经污染或可能污染的土壤环境风险源(污染源)及其周边和敏感区所布设的点位,以满足土壤环境监管的特定目标需求。
3.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布设原则
科学性和可行性;
代表性和经济性; 继承性和发展性;
普遍性和特殊性;
稳定性和动态性;
4.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布设要求
点位布设:
针对监测区域土壤分布状况,污染物含量及其空间变异特征,设定适宜的监测网格,采用网格布点法布设。
点位调整和优化:
利用高分影像逐一对布设的点位进行检查,不符合限制条件要求的点位进行调整,视需要和实际情况对相邻网格进行合并,以减少点位数量。
现场核查:
对理论布设点位逐一进行现场核查,对不符合要求的点位按布点原则重新调整。
5.土壤环境监测点位现场核查要求
土壤风险监控点位现场核查内容:
风险监控区域中心及边界;
风险监控区域主要布点对象;
土地利用类型;
点位周边环境;
是否具备采样条件,确认点位是否需要调整。
土壤监测点位现场核查记录:
现场填报核查记录(附表1、附表2);
每个点位至少拍摄8张照片(点位东、南、西、北各拍摄一张、全景、典型标志物、核查人员正面照)
如发现不符合原则要求的点位,在记录中详细说明后进行调整。记录调整后的点位信息,并拍摄8张核查照片
6.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要求
采样准备:
按照监测方案,制定详细的采样计划,包括任务部署、人员人工,时间安排,样品种类、采样量和份数、样品交接方式、注意事项等。
组成采样小组,一般不少于3人,采样前进行专项的培训,以便对采样中的关键问题有统一认识。
采样前熟悉有关的技术要求,包括布点原则和点位分布图、采样区域的交通图、土壤类型图和地形图等。
根据采样难易程度和项目要求准备土壤采样器具,包括工器具、文具、防护用具、运输工具、记录表格等。
样品采集:
根据监测方案利用GPS找的目标采样点位,确认判断是否符合布点原则和土壤采样基本要求,在允许范围内优选采点,记录实际点位坐标。
土壤表层采样可采单独样或混合样,采样深度一般为0~20cm,用土钻采集表层土壤或采样铲切取立方体(或长方体)的土壤。
土壤分层采样分为随即深度采样、分层随机深度采样、规定深度采样。采样深度和层数视情况而定,一般分为3层,自下而上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
开展土壤背景值调查时应采集土壤剖面样,按照土壤剖面特征在每一层的部或典型部位多点取样,等量混合即为土壤剖面样品。
测定土壤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一般需采集土壤新鲜样品,且必须采集单独样,装满250ml棕色玻瓶,密封后4℃以下避光保持和运输。测定土壤理化指标和无机项目一般使用风格样品,一般采样量不少于2kg。
采样时应避免在刚刚施肥或喷施农药的农用地采集土壤样品。农用地土壤采样点避开田埂、地头和堆肥处,有垅的农田要在垅间采样。
采样时首先清除表层的动植物残骸和石块等杂物,有植物生长的应取出土壤中的大型根系。
采取金属元素样品应用竹刀、木铲直接采取样品,如用土壤重金属采样器、铁铲、镐头或土钻挖掘后必须用竹刀刮去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在采取样品。
7 土壤样品保存与运输要求
采样后认真填写现场记录表和样品标签,对点位及其周边状况进行拍照,用GPS定位,记录实际采样位置的经纬度。
在样品装运前应对样品数量、
包装和保存条件进行监测,填写样品运输记录。
注意防止撒落、
碰撞,破碎;对于有冷藏要求的样品应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冷藏条件。
8土壤环境样品制备技术要求
样品保存:
应根据各监测方法的要求保存样品,如无明确要求,可按如下要求进行保存:
无机项目:除汞最长能保存28天外,其它无机项目原则上可在室温下保存6个月。
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项目:一般4℃以下冷藏、避光、密封条件下最长可保存7天。如需较长时间保存,应在-20℃冷冻保存。
分析取用后的剩余样品,全部数据报出后移交到样品室保存,一般保留6个月。有机样品不宜长期保存。
样品室应长期保持干燥、通风良好,无污染物、避免阳光直射,严防潮湿霉变、防虫、防鼠。
建立严格的样品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样品室环境条件,样品入库、领取均应办理手续并进行记录。
电话:TEL
0538-6636150邮箱:EMAIL
[email protected]地址:ADDRESS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温泉路54号版权所有 © 2022 妃儿港澳资料库 Al Rights Reseved 备案号:鲁ICP备17010793号-1
技术支持:环保在线 管理登陆 sitemap.xml